close
似乎愈來愈能理解菩薩所謂的『觀自在』了。
其實,我們只要調整好自己,就能自然散發出一種『安心』的頻率,吸引那準備好的有緣人靠近,一同展開探索自己『內在』『小宇宙』的旅程。
適時的『放手』,才是『真正』的『慈悲』,更是一種『尊重』。『無為』而能利益眾生的關鍵就在一股『純淨』的『心念』。
******
欲追求『豐盛』,我們定義了『匱乏』,為強調『光明』,我們創造了『黑暗』,這其實都是頭腦的遊戲啊!沒有『豐盛』、沒有『匱乏』、沒有『光明』、沒有『黑暗』、沒有『快樂』、沒有『痛苦』!任何的『追求』和『避免』都是不同型式的『執著』!
其實,人與人之間從來都不存在著『上對下』的『幫助』關係,一直都只有一種『互助』『合作』的『夥伴』關係。
這是我目前的理解,也許下一秒鐘又會有新的發現。哈…
******
過去的我,藉由情緒內觀,
現在的我,似乎更能無懼於打破自己舊有的認知與框架,朝著無規無矩的方圓框架之外走去。
看著自己行走在這天天都有驚奇與新發現的過程中,望著自己突然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鮮感,很難用言語完整表達這好特別的感動與感受。
感謝促成這一切的自己與夥伴們。
Namaste
全站熱搜